一. 特點及應用說明
滾筒輸送機可以沿水平或較小的傾斜角輸送具有平直底部的成件物品,如板,棒,管,型材,托盤,箱類容器及各種工件。
對于非平底物品及柔性物品可借助托盤實現輸送。具有結構簡單,運轉可靠,維護方便,經濟,節能等特點,最突出的是他與生產工藝過程能較好地銜接和配套,并具有功能的多樣性。
1. 眾幫公司筒徑通常為38,50,60等。
2. 軸徑通常為6,8,12,15,17 。
3. 壁厚通常為1.2 ,1.5 , 2 , 2.5 。
4. 筒長通常為200—1000 ,長度通常以100遞增。
5. A 碳鋼 B 不銹鋼 C塑料 D 鋁合金
6. 輥筒材料 A 鍍鋅 B鍍鉻 C 熱塑膠 D 聚安脂 E 塑料
7. 安裝方式
備注:
以上尺寸均為常用尺寸,也可根據用戶需要進行定做。
輥筒承重表:
備注:
以上數據均為單根數據,用戶可根據需要進行選擇,也可提出要求特殊定做。
根據輸送物品大小,每件物品至少要有3根滾筒承重。
輥筒軸形式表:
軸徑 Фd |
軸重 kg/m |
軸形式 |
|
|
|
|
8 |
0.395 |
|
|
10 |
8×15 |
|
10 |
0.617 |
6×10 |
8×10 |
10 |
10×15 |
8×15 |
12 |
0.888 |
8×15 |
10×10 |
10 |
12×15 |
10×15 |
備注:
以上為輥筒軸的幾種形式,也是輥筒的安裝形式。
輥筒測繪表:
輥筒型號 |
層厚度鍍 |
圓度 |
表面粗糙 度 |
直線度 |
表面硬度 |
抗壓強度 |
最大破壞強度 |
跳動精 度 |
備注:
以上各參數均為眾幫公司根據實際測量獲得。
常用案例
直線型滾筒輸送機 (分無動力和有動力,有動力式為自動傳送物品)
多滾道分流 任意放置的無動力滾道
轉向處的萬向球臺上升或向下輸送
立體式滾筒輸送機 (節省占地面積,適用小件物品)
跑偏原因
帶式輸送機運行時輸送帶跑偏是最常見的故障之一。跑偏的原因有多種,其主要原因是安裝精度低和日常的維護保養差。安裝過程中,頭尾滾筒、中間托輥之間盡量在同一中心線上,并且相互平行,以確保輸送帶不偏或少偏。 另外,帶子接頭要正確,兩側周長應相同。
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出現跑偏,則要作以下檢查以確定原因,進行進行調整。輸送帶跑偏時常檢查的部位和處理方法有:
(1)檢查托輥橫向中心線與帶式輸送機縱向中心線的不重合度。如果不重合度值超過3mm,則應利用托輥組兩側的長形安裝孔對其進行調整。具體方法是輸送帶偏向哪一側,托輥組的哪一側向輸送帶前進的方向前移,或另外一側后移。
(2)檢查頭、尾機架安裝軸承座的兩個平面的偏差值。若兩平面的偏差大于1mm,則應對兩平面調整在同一平面內。頭部滾筒的調整方法是:若輸送帶向滾筒的右側跑偏,則滾筒右側的軸承座應當向前移動或左側軸承座后移;若輸送帶向滾筒的左側跑偏,則滾筒左側的軸承座應當向前移動或右側軸承座后移。尾部滾筒的調整方法與頭部滾筒剛好相反。
(3)檢查物料在輸送帶上的位置。物料在輸送帶橫斷面上不居中,將導致輸送帶跑偏。
如果物料偏到右側,則皮帶向左側跑偏,反之亦然。在使用時應盡可能的讓物料居中。為減少或避免此類輸送帶跑偏可增加擋料板,改變物料的方向和位置。
常見故障
輸送機長期以來受物料、礦石、煤塊甚至金屬的沖擊,產生磨擦,造成嚴重的沖擊磨損,最為常見的是落煤筒沖擊磨損及導流板的沖擊磨損等。有的物料顆粒相對細微時,又會因生產工藝及安裝角度、物料濕度等原因,造成物料的積累。
設備一但出現沖擊磨損,傳統的辦法就是更換焊接硬度相對較高的金屬材質,如錳鋼板等。也有的采用鉚接PE等材質的耐磨襯板進行保護,但是錨栓一但出現磨損現象,就會造成襯板的脫落,堵塞下料通道,而且難以進行疏通,影響企業正常生產。針對上述輸送機故障,西方國家多采用高分子復合材料的方法進行治理,其中應用最為成熟的是美嘉華技術體系。其優越的粘著性能,超強耐磨性能,安全的解決了金屬經常磨損的弊端,確保了企業設備的正常生產。而且材料中的獨特的陶瓷材料和特殊的表面強化劑,使其在最惡劣的干磨環境里耐磨和抗物理沖擊性能優于任何鋼鐵甚至超過瓷磚,材料與煤的不親和性能也是防止積煤的理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