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化鐵路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得到很大的發展, 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電氣化鐵路已成為世界各國鐵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預計到2000年,世界電氣化鐵路總里程將達25萬公里,國電氣化鐵路將突破2萬公里,約占全國鐵路總營業里程的25%承擔鐵路運量的50%左右。那時,國的電氣化鐵路不管在里程長度和技術裝備上,還是所承擔的客貨運輸量上都將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相應地也要成立管理部門。鐵道部、鐵路局、鐵路分局均設有業務部門設人負責系統管理。電氣化牽引供電設備的管理主體為供電段, 電氣化鐵路建成后。供電段下設領工區(車間)領工區下設工區(班組)工區具體負責對接觸網的日常維護、檢修,管理和事故搶救恢復工作。接觸網工區定員視其所轄設備多少而定,一般為30人左右。每個交流電氣化鐵道接觸網工區維修接觸網換算公里如下:
1單線區段為4060km換算后總長度)
2復線區段為5080km換算后總長度)
保管必要的技術資料, 各接觸網根據檢修規程進行日常維修并建立必要的檢修記錄。如管內接觸網平面圖,設備裝配圖,零件圖,裝置曲線表等以及設備發生事故的搶修和分析記錄。積極為提高設備質量進行合理的技術改革。
各接觸網設備的日常運行、檢修和事故情況下的檢修必需服從電力調度員的統一指揮,各接觸網工區應配備足夠的工具和資料零件及交通工具。電力調度員應由熟悉業務,有實踐經驗又有理論分析能力的人員擔任。
接觸網工應有熟練的檢修技術并熟悉掌握接觸網檢修規程及安全規則。
目前, 接觸網工應有熟練的檢修技術并熟悉掌握接觸網檢修規程及安全規則。< 目前。國列車牽引方式有蒸汽機車牽引、內燃機車牽引和電力機車牽引三種,其中采用電力機車牽引列車的鐵路稱為電氣化鐵路。電力牽引具有馬力大,速度快、能耗低、效率高等特點,使用電力牽引的區段,運輸能力明顯提高,運輸利息大為降低,同時,機車性能、工作條件等較內燃機車更好。國鐵路牽引動力今后的發展方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是寶雞至鳳州區段的鐵路干線,于1958年至1962年間建成并立即投入了運營。爾后,鷹廈、湘黔等干線也陸續建成電氣化鐵路區段
電氣化鐵路是指從外部電源和牽引供電系統獲得電能, 和傳統的蒸汽機車或柴油機車牽引列車運行的鐵路不同。通過電力機車牽引列車運行的鐵路。包括電力機車、機務設施、牽引供電系統、各種電力裝置以及相應的鐵路通信、信號等設備。電氣化鐵路具有運輸能力大、行駛速度快、消耗能源少、運營利息低、工作條件好等優點,對運量大的干線鐵路和具有陡坡、長大隧道的山區干線鐵路實現電氣化,技術上、經濟上均有明顯的優越性。
德國的西門子公司和哈爾斯克公司于1879年在柏林貿易展覽會上鋪設的長300米, 世界上第一條電氣化鐵路。軌距為1000毫米。爾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鐵路運量的增長和對能源利用率的重視,全世界電氣化鐵路營業里程逐年增加,90年代初,130余萬公里的鐵路中,電氣化鐵路有18萬公里,占鐵路總里程的13.8%
從1958年6月開始的1961年8月15日, 國的鐵路電氣化工程建設。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線寶雞至鳳州段建成通車,運輸效率顯著提高,揭開了國電氣化鐵路建設的序幕。"內(燃)電(力)并舉,以電為主"以及"大力發展電力牽引"方針的指導下,1990年底,國已建成16條電氣化鐵路,里程達7000公里。
機車自身不帶能源, 電氣化鐵路的牽引動力是電力機車。所需能源由電力牽引供電系統提供。牽引供電系統主要是指牽引變電所和接觸網兩大部分。變電所設在鐵道附近,將從發電廠經高壓輸電線送來的電流,送到鐵路上空的接觸網上。接觸網是向電力機車直接輸送電能的設備。沿著鐵路線的兩旁,架設著一排支柱,上面懸掛著金屬線,即為接觸網,也可以被看作是電氣化鐵路的動脈。電力機車利用車頂的受電弓從接觸網獲得電能,牽引列車運行。牽引供電制式按接觸網的電流制有直流制和交流制兩種。直流制是將高壓、三相電力在牽引變電所降壓和整流后,向接觸網供直流電,這是發展最早的一種電流制,20世紀50年代以后已較少使用。交流制是將高壓、三相電力在變電所降壓和變成單相后,向接觸網供交流電。交流制供電電壓較高,發展很快。國電氣化鐵路的牽引供電制式從一開始就采用單相工頻(50赫)25千伏交流制,這一選擇有利于今后電氣化鐵路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