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機械工業在實現平穩較快增長的同時, 從全機械行業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增速呈現了適度回落。而政府在2008年底開始的4萬億投資已經接近尾聲,內需拉動效應逐漸減弱,國際經濟環境并沒有完全復蘇。宏觀經濟環境對機床工具行業影響仍需觀察。
中國機床工具行業“十二五”規劃新鮮出爐, 近日。2015年中國機床工具行業直指8000億元目標。但同時,機床工具行業各大上市公司卻在十二五”開局之年表現不盡如人意,企業利潤普遍縮水,不只如此,市場減速預期甚囂塵上,多數企業下調了下半年的增長預期。多方數據顯示,受制于宏觀經濟下滑,原材料漲價,人力利息攀升以及用戶行業調整等因素,中國機床工具行業發展面臨重重壓力,市場形勢不甚明朗,未來恐難繼續高位運行。
又見拐點?
上半年機械工業分別完成工業總產值和銷售產值7.88萬億元和7.69萬億元, 根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統計數據分析。同比分別增長27.08%和26.73%其中前五個月產銷增速逐月回落,6月當月增速止滑趨穩,實現產銷額1.56萬億元和1.52萬億元,雙雙創歷史新高。上半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2%高于同期全國工業增幅1.9個百分點,但與上年同期增幅相比大幅回落。
各地方市場已然對市場做出下滑判斷。福建、江蘇等地方機床協會紛紛表示, 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統計數據一致。雖然年初機床工具市場一度表示強勁,但自5月開始市場增速已明顯放緩,甚至有下滑的趨勢,市場需求與年初甚至2010年同期相比,都有所回落。福建省機床工具行業協會會長洪少華表示:自6月份出現拐點開始,目前機床市場無論是與2010年還是與今年上半年相比,都呈現下滑趨勢。整個市場的需求都降下來了山東機床工業協會秘書長張志勇也表示,受機床生產企業影響,功能部件等配套市場增速已經放緩。
才更具代表性。但今年國內機床市場受原材料漲價等宏觀經濟因素影響, 臺州機床協會副理事長表示:68月原本也是制造業的淡季’各項數據應該多與上年同期相比。價格上漲等因素也或多或少的影響企業訂單。
但從5月開始訂單數量開始減少, 作為民營企業代表的海天精工銷售部負責人表示:今年14月市場反應的確很好。只有之前訂單量的一半,但全年市場預期仍然可觀。同時認為,大、重型機床市場表示較為穩健,普通機床銷售下降幅度較大。
一些刀具企業的新增訂單數量開始減少, 自5月份開始。其中不乏一定規模的大型刀具企業。作為多家國內著名刀具企業代理,臺州曙光星刀具總經理夏文根說:從5月開始市場需求明顯放緩,公司銷售額下降了至少30%
大型機床企業仍然堅持對今年整體發展的預期較為樂觀。截止到6月, 相較刀具企業和中小機床企業的反應。德馬吉在中國市場的增長超越40%已經逾越年初預期。由于機床企業生產周期較長,目前國內大型機床制造企業訂單仍處于飽和狀態。德馬吉中國產品經理表示,德馬吉下半年的訂單任務已經飽和。
如濟南二機床、北京二機床等公司全年訂單已經完成, 國內一些大型機床企業也有類似情況。生產任務十分飽和,全年完成預期增長已成定局。但值得關注的2011年高額訂單多是企業在市場高位運行時獲得,進入7月以來,企業新增訂單也呈現下降的趨勢。雖不影響今年的增長幅度,但多數企業已經在擔憂明年的市場,并調低明年的市場預期。
經濟影響加劇
宏觀經濟環境帶給機床工具制造業巨大的影響。 顯然。
今年工具市場價格漲幅普遍在4%~10%之間,原材料價格繼續上漲讓眾多企業叫苦連天。不完全統計。其中進口品牌刀具的漲幅普遍在10%左右,甚至更高。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間接影響刀具企業利潤增長,根據目前的數據顯示,絕大部分企業都能完成既定的銷售額,但銷售量并沒有相應的提高,額度增長完全依靠價格上漲的推動。從機床上市公司中報也不難看出,沈陽機床等龍頭企業中報利潤同比減少40%營業收入增長的情況下原材料上漲、人力利息上升等宏觀經濟因素極大的增加了企業的經營負擔。
機床行業與宏觀經濟依存度高, 福建省機床工具行業協會秘書長江宗瑤也認為我國家現在宏觀經濟環境是牽動機床市場變化的主要原因。國家連續的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因素,都給屬于裝備制造業的機床市場帶來不小的沖擊,而普通機床、中低端生產加工設備的銷售下滑趨勢表示的尤為明顯。
汽車全行業已經調低全年預期。據了解, 機械制造業自身也面臨重大調整。汽車、高鐵等行業形勢不盡樂觀。特別是多地出臺汽車限購令。奇瑞、比亞迪等國內自主汽車品牌本年度的設備投入已基本完成。同時,高鐵、風電等去年熱門行業均出現投資放緩的跡象。
相關擴展:中國機床行業不斷強大起來,電纜輸送機屬于牽引工具系列的電力機具,關于日本,機床生產恢復活力,電纜敷設施工方案